close

     1_110410214821_1.jpg  

     近幾年銀行和各大保險公司連番推出他們所謂的強打商品,從最開始的儲蓄險、年金險,金融海嘯時讓投資人賠了一屁股的連動債,到現在年輕人幾乎人手一張的投資型保單,全都是經由巧妙包裝的金融產品,其滲透的密度,只要你去問問自己或周邊的人,除了人身保險外,『非』單純型的保障保單(也就是還有牽扯到投資的部分)你身上總共有幾張?這回答YES的比例大概會高的嚇死你。

     我一向喜歡單純,一碼歸一碼,在我看來,保險就是保障我們的人生風險,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鐘你的人生會不會因為一場意外而徹底翻盤,甚或重頭來過,這也是我強調意外險保額做高的重要性。骨科病房服務久了,很多入院原因是你我一輩子想不到的,最近一個剛出院的阿姨,人好好的在公園裡面走,一株老樹突然好端端的整棵向她倒了過來,壓斷了腿,剛開始家屬覺得倒楣極了,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,但之後仔細看看事發現場,真的好險,因為差幾吋的長度,那株老樹可不是壓到腿而已,而是整個頭了,僅僅這樣的認知,讓家屬不再抱怨,轉而感謝觀音的保佑(聽說阿姨是廟裡的志工,退休後常坐著遊覽車四處去搓湯圓給人家吃)。而在這個事件裡,儲蓄型保險可沒辦法給你多餘的保障,唯一的理賠金就是『身故』之後,你擁有的壽險保額,住院所需的一切自費項目:病房費、伙食費、醫療雜費等,都還是要自己負擔的。

     投資是投資,保險是保險,儲蓄就是儲蓄,這是我要給你的正確觀念,只有讓它們分開去做本質能做的項目,它們的發揮功能才能達到百分百。投資保單也是相同,很多業務常跟年輕人講說:『年輕就是要敢衝啊!投資當然越早越好,這種保單就是能提早幫你人生做規劃。』這句話乍聽之下是沒錯的,但是,前提是:在短期內,你身上有足夠的存款或緊急預備金去應付突然出現的意外支出嗎? 你的人身保險足夠了嗎?萬一你突然需要在家休養,你有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持?家裡能夠維持正常運作嗎?這都是你要考慮的點。而不是一股腦的將身上僅有可存的錢丟入投資型保單內,在急需要用錢時,像熱鍋上螞蟻一樣亂竄,最後只好解約了事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    我通常建議年輕人身上最少要有30萬的身家再去談投資(現在要保守一點,改成50萬),50萬可不是要投資的錢,而是你的存款,你鎖在銀行裡的財富,那麼至少在外面景氣風雨飄搖,基金股票跌了亂七八糟時,你還能夠維持日常的生活品質,而不需要在面臨對外放無薪假、對內還是需要每月繳出一兩萬的保費,想想,這些你繳出的錢,是要在你『未來』的幾十年後才能拿回來的, 說真的,照歐洲、美國這樣的狂印鈔票(聽說美國的聯準會準備再印QE3,阿彌陀佛),如果到時貨幣制度沒崩潰的話,只怕我們就像辛巴威一樣,薪水只能買個麵包兩三條,剩下的則被通貨膨脹吃的一乾二淨,最後只能以物易物了!

     你要存錢嗎?那就好好的運用銀行的定期存款項目,按部就班的存,儲蓄方式在置頂文(儲蓄?怎麼存最好?)已經寫的很清楚了,一點一點慢慢存,不貪快,有紀律的重複執行,絕對能幫你早日擁有自己的小桶金。你要保險嗎?先去搞清楚各個險種的保障項目是否與你的需求相符,假設你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意外產險買個3、500萬,加上實支實付,還有高額的住院醫療險,應該就差不多了,有家庭責任的,看看你投保的保險公司有沒有一年期的定期壽險可購買,好用、實際、而且,保障不會因為像投資型保單一樣,會因為景氣差而縮水甚或消失,好用的很!你要投資嗎?先去買書擴充自己的財經知識吧!網路上搜尋一下,有很多熱心版友願意分享的,要不,假如你是鄉民的話,去PTT的理財規劃版或基金股票版求救一下,高手如雲的大師們,鐵定願意出馬相救的。

   『投資絕對不是理財的第一步』,可別被銀行及保險公司營造出的投資風潮吹倒了,先回頭審視自己的財務支出,記帳,之後好好統整,你絕對能夠發現自己身上原來暗藏許多拿鐵因子,正悄悄的啃蝕你的財務資本,甩掉它們吧!你看少了蛀蟲的樹木,長的多麼的茂盛啊!你也會因為你的努力改變而更加在財務方面成長的,上天就是這樣,你要怎樣的生活光想是沒有結果的,構想後,去做,宇宙才會在適合的時機出現對你有幫助的人事物,讓你完成你的夢想。

     好囉!說到底,我也不知道這篇算是靈性或理財了,但,請各位記得,有正確的觀念才會有對的行動,不然你一股腦的埋頭努力,就因為方向不對,全盤皆毀,說起來實在可惜,祝福你們都能夠有選擇正確的觀念,進而做出對的行動,圓自己一個小夢!祝福你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rs.Brown 的頭像
    Mrs.Brown

    歡迎進入白衣天使理財經的自由國度

    Mrs.Br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